制粒是把粉末、熔融液、水溶液等狀態的物料經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狀與大小粒狀物的操作。幾乎所有的固體制劑的制備過程都離不開制粒過程。所制成的顆?赡苁亲罱K產品,如顆粒劑;也可能是中間產品,如片劑。
在醫藥生產中廣泛應用的制粒方法可以分為:濕法制粒和干法制粒
一、干法制粒
技術特點:干法制粒工藝是近年來出現的新制粒技術,目前普遍采用輪轉式干壓機或滾筒平壓制粒機完成。其優點是在中藥浸膏粉中添加適量輔料后,可直接制粒,無需濕潤、混合、干燥等過程,工藝簡便,能有效保證中藥質量。
技術發展:近年來,科研人員針對不同制劑成功開發出預膠化淀粉、甘露醇、乳糖、水溶性丙烯酸樹脂及纖維素衍生物等輔料,且在干浸膏與輔料配比上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工作,收效良好。
如生產續春沖劑,首先將浸出液進行噴霧干燥,得到干浸膏粉,使用含10%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L-HPC)的80%乙醇液作為黏合劑,以浸膏粉∶雙歧糖∶淀粉為10∶3∶2的比例置于制粒機攪拌,即可得到粒度均勻、甜度適宜的顆粒,吸濕量大大降低,解決了干浸膏粉引濕性強、易吸潮之不足,獲得了高濃度、低輔料量、低糖顆粒劑。
技術人員對板藍根顆粒劑的干壓法制粒工藝中要求的溫度、浸膏粉含水量、加入輔料量等因素運用正交實驗法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在對制粒工藝的影響程度上,輔料用量>浸膏含水量>工藝要求溫度。技術人員經實驗確定最佳工藝參數為:加入輔料糊精量為9%,浸膏粉含水量為4%,工藝要求溫度為20℃。
二、濕法制粒
濕法制粒是在藥物粉末中加入黏合劑,靠黏合劑的橋架或黏結作用使粉末聚結在一起而制備顆粒的方法。它包括擠壓制粒、轉動制粒、流化制粒和攪拌制粒等。濕法制成的顆粒經過表面潤濕,具有顆粒質量好,外形美觀、耐磨性較強、壓縮成型性好等優點,在醫藥工業中應用最為廣泛。
濕法制粒機理:濕法制粒首先是黏合劑中的液體將藥物粉粒表面潤濕,是粉粒間產生黏著力,然后在液體架橋與外加機械力的作用下制成一定形狀和大小的顆粒的方法。經干燥后最終以固體橋的形式固結。
濕法制粒首先是液體將粉粒表面潤濕,水是制粒過程中最常用的液體,制粒時含濕量對顆粒的長大非常敏感。研究結果表明,含濕量與粒度分布有關,即含濕量大于60%時粒度分布較均勻,含濕量在45%~55%范圍時粒度分布較寬?茖W家們為找到最適宜含濕量的計算方法作了不少努力,普遍認為濕式轉動制粒時第一粒子間的液體以毛細管狀存在。